马来亚/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长期以来受到打压,甚至面临被消灭的危机。英殖民地政府官员坦言,其教育政策就是要消灭华校,日本军国主义者南侵(1941-1945),华校被关闭师生被杀害,是华文教育的黑暗时期。1 9 5 7年马来亚独立后,身为抗英抗日争取国家独立的建国民族之一的华族,其文化与华文教育,却是面对殖民地遗毒,种族主义者的蹂躏,单元教育政策的打压。
不公平政策
在马来亚独立前,1 9 5 3年时任教育部高级顾问,被誉为“现代马来人教育之父”的阿米努丁巴基(Aminuddin Baki),继承英殖民地政府《1951年巴恩报告书》以国民学校取代各源流学校的政策,在其著作《马来亚国民学校:其问题以及对课程与课外活动的建议》(The NationalSchool of Malaya:its problems proposedcurriculum and activities)提出“熔炉理论”(A Melting Pot)并建议马来亚只建立国民学校,以英语和马来语(国语)为教学媒介,让各族子弟在同一校园学习和游戏,以便大家能够融合在一起,促进各民族的团结。
马来亚/马来西亚政府,通过教育法令与政策逐步推向单元同化的目标。其中《1956年拉萨报告书》提出以马来文为教学媒介学校的“最终目标”,《1961年教育法令》迫使华文中学的改制,开始以英文为教学媒介的“国民型中学”,随后改为以国语(马来文)为主要教学媒介至今。 在“巩固国语、加强英语”的政策下,严重影响和削弱华小和泰小通过母语教育,更好、更有效地吸取知识,以及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与优势,并面临变质危机。
1995年推出《宏愿学校计划》把不同源流的学校置于同一校园,华小与泰小随之式微。《1996年教育法令》把“最终目标”变成“现行目标”。2012年提出要实现“最终目标” 的《2013-2025年教育大蓝图》,促使全民把国民学校作为首选学校,是“逐步实现以国语(马来文)为各源流学校统一的教学媒介”的路线图。1971年8月,由各州州务大臣赞助的国家文化大会提出国家文化概念,并于1976年成为国家文化的三大原则,即是:一、以本地区的原住民文化为核心,二、其他适合及恰当的文化元素可被接受为国家文化的元素,三、伊斯兰教是塑造国家文化的重要元素。
“三大原则”犹如美国亨廷顿的“大熔炉理论”,其要素是“英语、基督教、新教价值观”,既是盎格鲁—萨克逊民族优秀论,并以其文化为代表的美国核心文化去同化其他民族。如今美国面对新冠疫情恶化危机,警察暴力执法以及种族歧视事件,凸显了种族不平等、不公正的问题。特朗普政府为了政治和经济利益,妄图通过撒谎、抹黑、甩锅及误导人民,然而欲盖弥彰,终于全国爆发反对种族主义的斗争,我国应引以为鉴,引以为戒。
尊重与欣赏
众所周知,人类文明的多样性,是各个文明得以不朽的保证。一种文明、文化,只有融入更为丰富、更为多样的世界文明中,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。所以:文化上的惟我独尊、故步自封,对其他文明的视而不见,都不是文明的生存之道。只有尊重各种文化,通过交流、理解、共享、融合,才是世界不论是“强势”还是“弱势”文明共存共荣的出路。
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“各美其美,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”理念,强调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,也能欣赏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明,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,去评判不同民族文化的“优劣”“糟粕”或“精华”。因为,任何一种文明,都不是完美无缺的,所以要有所理解和选择,只有“美人之美,美美与共”,不同文化、不同民族、不同国家之间就能达到了一种和谐,就会出现持久而稳定的“和而不同”,实现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理念。这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规律,也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、人们处事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。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性文化政策大会提出:文化的多元化是一种自然的演变及文化特征的肯定,不是分裂因素,反而可丰富及平衡文化,使各民族积极地参与国内的文化生活,并有利于国家的融合及团结。
马来西亚是多元民族、多元文化、多种语言的多元社会。各族都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背景,因此,一个各民族语言与文化获得尊重和肯定的多元社会,才是真正有利于国民的团结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发展,我国务必跟上“姹紫嫣红‧多元共美”的时代列车,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。
文章来源:《东方日报》王瑞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