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行动党前中委刘天球说,希盟在2020年2月21日召开(垮台前)的最后一次会议,促使时任首相敦马哈迪不能再拖延早已准备的“喜来登行动”。
他回忆2020年“喜来登行动”前的政治局势,揭露马哈迪恋栈权位、希盟内部矛盾重重,最终导致政权更迭。
他在面子书发文说,自己很早便发现马哈迪恋栈权位,不肯依期交棒,希盟包括行动党也不肯施压,他只好选择公开表态,坚持马哈迪必须在掌权满两年交棒给时任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,然而马哈迪迟迟不肯表态。

“我不停的公开施压,甚至公开宣布他必须退位的倒数日期,也就是2020年5月。”
他说,马哈迪起初假装不知道,最后放话说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(APEC)会议之后才交棒,可还是没有说出交棒日期。
他透露,自己不接受并拒绝战友们的游说,后来大家忍无可忍,才决定在希盟会议上要求马哈迪定下明确的交棒日期。
他说,会议一开始就乱成一团。马哈迪的人马如时任土团党青年团团长赛沙迪、时任公正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阿兹敏、时任公正党副主席拿督祖莱达,纷纷坚持马哈迪不必交棒,可以坐满5年。
“要求马哈迪必须说明一个交棒日期的,就有时任行动党署理主席哥宾星,时任诚信党莎阿南区国会议员卡立沙末,时任诚信党总秘书哈达南利…”
他指出,马哈迪不表态,会议陷入僵局。最终,安华为避免当晚破局,选择打圆场,会后媒体标题写道:“马哈迪自行决定去留”。
刘天球认为,这次会议促使马哈迪加速推动早已策划的“喜来登行动”,然而,行动初期并未如预期顺利。阿兹敏仅带走10名公正党国会议员,加上伊斯兰党和东马议员的支持,仍未能达到过半数。
他说,为此,马哈迪和阿兹敏试图拉拢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,因其掌握12票,但马哈迪坚决拒绝纳吉加入,并未出席喜来登行动的闭门会议。
刘天球指出,马哈迪在未与希盟领袖商量的情况下,突然辞去首相及土团党主席职位,犯下致命错误。
他说,尽管他在国家元首劝告下出任过渡首相,却在同一天晚上宣布开除所有内阁成员,令人摸不着头脑。
他指出,隔天,马哈迪提出成立由他一人主导的“团结政府”,但遭所有政党拒绝。
“与此同时,时任内政部长慕尤丁抓紧机会,向国家元首声称已掌握过半数议员支持。”
刘天球透露,他在慕尤丁宣誓前半小时向媒体质疑其支持票数不足,因希盟前一晚仍掌握114票。然而,国家元首最终宣布慕尤丁隔天早上宣誓为首相,令希盟领袖措手不及。
“我们当时正在总部召开紧急会议,接到这突如其来的消息,大家都目瞪口呆,只能立即寻求对策。”